建筑工業化是建筑業發展的必由之路

信息來源: 《企業與企業家》 責任編輯:宋克杰 2020-12-26 16:01


1-_副本.jpg


[《企業與企業家》發表 作者:徐保國]20208月份,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等9部門聯合印發了《關于加快新型建筑工業化發展的若干意見》(以下簡稱若干意見),重點強調要加強系統化集成設計和標準化設計,優化構件和部品部件生產;大力發展鋼結構建筑,推廣裝配式混凝土建筑;推進建筑全裝修,推廣精益化施工建造;大力推廣BIM技術、大數據技術和物聯網技術;大力推進工程總承包模式,發展全過程工程咨詢。這個文件連同今年7月住建部等13部門聯合印發的《關于推進智能建筑與建筑工業化協同發展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指導意見》),是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指導新型建筑工業化發展,提高建造水平和建筑品質,帶動建筑業全面轉型升級的兩個重要文件。

一、釋放一個重要信號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建筑業在促進社會經濟發展、城鄉建設、人居環境改善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但由于建設方式粗放、工藝手段落后,也帶來了大量的資源能源浪費和環境污染以及質量通病、安全隱患等一些列問題。與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相比,與新發展理念要求對照,建筑業在科技創新、工藝進步、提高效率、提升質量、降低能耗、減少污染與排放等方面還有巨大的發展空間。

在這種背景之下,8月份,住建部等9個部門聯合印發的《若干意見》以及7月份住建部等13個部門聯合印發的《指導意見》,釋放了一個重要信號,這就是我國建筑業的發展方向,必須加快步伐走新型建筑工業化發展的道路,這是必由之路,舍此,別無其他路徑。

走建筑工業化發展道路是一條順應時代潮流、與時俱進的道路。建筑業的發展要善于利用最新科技成果,為我所用,加快發展,新型建筑工業化是以工業化發展成就為基礎,融合現代信息技術,通過精益化、智能化生產施工,全面提升工程質量性能和品質,達到高效益、高質量、低消耗、低排放的發展目標。

走建筑工業化發展道路是提升建筑業國際競爭力的有效途徑。我國很多建筑企業已走向海外,參與國際市場。走建筑工業化發展道路,就能轉變以往建筑技術水平不高、科技含量低、單純拼勞動力成本的競爭模式,將工業化生產和建造過程與信息化緊密結合,應用新技術、新材料、新設備;依靠科技進步和管理模式創新,注重提升勞動者素質,傾力打造企業品牌和形象,以此形成企業的核心競爭力。

《若干意見》釋放的重要信號,建筑業人士千萬不可等閑視之,否則,就會貽誤發展良機,必須引起足夠的重視和高度的關注,吃透文件精神,認清當前形勢,保持清醒頭腦,及早謀篇布局,確定發展方向,加快轉型發展,在新型建筑工業化發展的道路上邁開步伐走穩走實。

二、抓住兩個關鍵詞

《若干意見》共九個部分37條,從設計、施工到管理、融合發展,以及人才培育,政策扶持等,內涵豐富,針對性強,切合實際,具有很強的指導性。

文件內容豐富,在學習領會文件精神的時候,應抓住兩個關鍵詞:綠色發展,高質量發展。

──綠色發展

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重視生態文明建設和綠色發展,多次強調生態文明建設是關系中華民族永續發展的根本大計。建筑業走綠色發展之路任重道遠,迫在眉睫。在這方面與發達國家相比,還有很大差距和不足。一是高消耗。僅房屋建筑年消耗的水泥玻璃鋼材就占了全球總消耗量的40%左右。二是高排放。僅建筑垃圾年排放量就達20多億噸,建筑碳排放還在逐年快速增長。三是低效率。據統計,建筑勞動生產率僅是發達國家的2/3左右,建筑業的機械化信息化智能化程度還不高。四是低品質??傮w來說看,建筑施工還不夠精細,房屋漏水隔音等問題仍很突出。建筑行業要解決上述問題,必須加快新型建筑工業化,必須走綠色發展的道路。這既是貫徹新發展理念的必然要求,也是落實習近平總書記生態文明建設系列指示精神的重要舉措。   發展綠色建筑就是在建筑的全壽命同期內,最大限度節約資源,節能、節地、節水、節材,保護環境和減少污染,提供健康實用、高效率利用、與自然和諧共生的建筑。發展綠色建筑事關生態文明建設,事關建筑高質量發展,我們必須把習近平總書記對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的工作要求落到實處,推動綠色建筑高質量發展。

──高質量發展

我國新型建筑工業化發展雖然取得顯著進展,但與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需求相比,與綠色生態發展的要求相比,還有較大的差距,特別是與現代先進的工業化、信息化深度融合不夠、迫切需要補短板、迫切需要加快推進建設領域轉型升級。近年來,黨中央、國務院在多個政策文件中都明確要加快推進新型建筑工業化發展,主要的目的就是要在促進高質量發展、推進國內投資和消費的同時,力爭在國際競爭中打造出中國建造品牌。

我國已進入高質量發展階段,建筑業的發展自然涵蓋其中。這就要求我們立足全新的歷史階段,深刻認識到量到質的內涵與規律,把未來的著力點和著重點集中到解決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上來,花更大力氣解決建筑工程質量“優不優”的問題上來。目前,傳統建筑業耗能高、污染重的生產方式已難以為繼,而且與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不相適應,與節能減排、碧水藍天的綠色發展理念不合拍。推動建筑業高質量發展,必須著力補齊短板,轉換方式,加快建筑產業轉型升級,推廣新技術、新成果的應用,必須加快新型建筑工業化。要推進建筑業與信息化深度融合,加大BIM等新技術應用的推廣力度,并以此作為提升傳統建筑業的一個突破口。同時推進物聯網、大數據、智能建造與建筑業的深度融合,推進建筑業網絡化、信息化、智能化,培育更多新增長點,促進建筑業高質量發展。

三、提供三點啟示

加快新型建筑工業化發展,對于建筑行業來說是一場深刻的革命。如何把握好這次機遇,以積極的姿態融入到這場重大的變革之中,勇立潮頭,乘勢而上,抓住發展機遇,順應時代潮流,華麗轉身,再上臺階,把企業做大做強,是每一個建筑企業都要思考的問題。

1.人才是企業發展的關鍵

    人才是第一生產力。發展新型建筑工業化迫切需要大量的專業人才?!度舾梢庖姟访鞔_指出:加快專業人才培育,培育專業技術管理人才,培育技能型產業工人,加大后備人才培養。發展新型建筑工業化涉及全過程、全要素、全系統,如設計標準化、生產工廠化、施工裝配式、管理信息化以及智能化應用等。如果說建筑業粗放型發展時對人才的需求還不是那么迫切的話,那么發展新型建筑工業化沒有專業人才,沒有技能型產業工人隊伍,就難以推進,甚至寸步難行。實踐證明,人才是推動企業發展的重要因素,誰擁有人才,誰就掌握了企業發展的先機。

2.建筑企業要走科技型發展的道路

    新型建筑工業化是通過新一代信息技術驅動,以工程全壽命期系統化集成設計、精益化生產施工為主要手段,整合工程全產業鏈、價值鏈和創新鏈,實現工程建設高效益、高質量、低消耗、低排放的建筑工業化。由此可見建筑工業化是科技含量很高的工業化,必須以科技為支撐?!度舾梢庖姟访鞔_指出,要強化科技支撐,培育科技創新基地,加大科技研發力度,推動科技成果轉化。如發展裝配式建筑,就必須依靠科技進步,提高勞動者素質,創新管理模式等內涵式,集約式發展道路,通過建造方式轉型升級,減輕勞動強度,提升生產施工效率,突破建筑業發展瓶頸,全面提升工程建設水平。新型建筑工業化發展,必須以科技為支撐,對于企業來說,走科技發展道路是必然選擇。

3.建筑企業面臨新一輪重新洗牌重新組合

   《若干意見》、《指導意見》的出臺,標志著粗放型發展方式、工藝落后的發展方式進入了倒計時,將逐步退出歷史舞臺。粗放型發展年代、手工作坊式生產,小型建筑企業也能發展,也能生存。發展新型建筑工業化是全新的發展道路,有著很高的要求,也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一是要加強系統化集成設計和標準化設計,推動全產業鏈協同;二是優化構件和部品部件生產,推廣應用綠色建材;三是加快信息技術融合發展,發展智能建造;四是創新組織管理模式;五是強化科技支撐,等等。所有這些要求,小型企業,甚至一些業績欠佳的中型企業是難以適應這種要求的。要達到這些要求,資金投入、人才隊伍、科技支撐是必不可少的。在新的發展要求下,建筑企業尤其是民營建筑企業面臨新一輪重新洗牌重新組合,小型企業面臨兼并或淘汰,中型企業有待奮力一搏,跟上時代發展步伐,大型企業任重道遠,只有不斷適應新形勢、新要求,才能闊步前行。

(作者單位:新十建設集團有限公司)

2-L_副本.jpg


(責任編輯:宋克杰)



? 国产爽爽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