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來源: 《企業與企業家》 責任編輯:宋克杰 2017-10-23 15:42
近期熱播的電視連續劇《人民的名義》中,有個叫蔡成功的人見煤炭行情好,想發一筆快財,借了八千萬高利貸買了一個煤礦,結果煤炭價格下跌,這個煤礦成為壓倒大風廠的最后一根稻草。蔡成功投資為什會失敗呢?下面,結合我從事期貨業務多年的實踐,對企業風險控制及其發展規劃談幾點感想。
第一部分 投資方向
首先,最需要考慮的,就是投資項目的選擇。投資項目選擇應該依據是順勢而行的原則。勢分為兩種:一種是行業大趨勢,另一種是短期趨勢。(這里的趨勢僅僅指的是向上的趨勢)
1、行業大趨勢
行業大趨勢重要性大于某個行業的短期趨勢。在行業大趨勢的推動下,幾乎每一個從事這個行業的人都能獲得利潤。而且,在具體操作項目的實施中能夠適合絕大多數經營管理策略,經營難度不大。例如2010年智能手機的興起、2013年互聯網金融的興起。所以說第一步是選擇處于風口上的行業,同一時期,會涌現出很多上升通道的行業。
再如如房地產企業,作為企業管理者只需要思考如何在行業趨勢啟動的時候介入,在行業周期性下跌的時候全身而退,因為我們不能分辨這個周期性調整的時間到底有多久。這就涉及到行業分析,捕捉機會的問題。很多人喜歡講行業預測,我不敢茍同,我認為對行業趨勢的捕捉能力大于預測能力,預測一詞有很強的主觀性,而捕捉一詞具有客觀性和彈性。主觀性帶來風險,而客觀性能避免風險。拿我從事的期貨業務來說,太多太多的使用主觀性預測交易者因為在心理準備上缺乏彈性,自信滿滿的介入某個品種,孤注一擲,在市場明顯告訴他判斷錯誤的時候抱有幻想,期望奇跡,對個人或者國有資產造成嚴重的虧損。這樣的例子,在期貨市場上比比皆是。
2、單個行業短期趨勢
國有企業可能考慮到環保、就業、社會影響等因素,甚至可能是思想保守等因素,行業的選擇被限制在一定的范圍內。假設一下,如果我們只能去捕捉某一個特定行業趨勢利潤,當這個行業正好是上升時期時,對公司和職工都很幸運,但如果這個行業沒落了,比如前兩年的鋼材市場、煤炭市場,那么,也許一個專業程度非常高的管理者也無法挽救。因為做生意的本質是獲取價差(一個3元錢的商品賣5元,賺2元利潤就是商業的本質),這個本質無論是多么高深的EMBA管理科目都是必須承認的。
問題是在一個所屬項目行業走下降通道企業的運營過程中,價格逐漸降低,市場規模逐漸縮小的情況下,要想獲取這個價格差異,如何才能辦到?在價格不斷下跌或者價格盤整不前的情況下,需要有精確的騰挪,博取短暫的價格反彈,如同高難度的雜耍一樣,實際上是在極大風險的市場上獲得極小的收益。如果是過去積累了豐厚利潤的企業,還可以堅持一段時間。如果是初創企業,只能立刻面對這個不幸與失敗。
我在期貨市場上,依據價格等數據做過大量的數據分析。我發現,在一些品種上,使用非常一般的策略都能獲得較好的收益。而在另外一些品種,無論你用什么樣的策略,都無法賺到錢。比如去年,在螺紋鋼期貨上幾乎我現有的每一個策略模型收益都為正收益,并且收益率遠遠超過市場上的其他品種,而農產品始終不溫不火。不禁讓人聯想到房地產行業在去年獲得比較好的利潤,而農業相關的行業難以為繼,即使一些私企能夠生存下來也是依靠政府的補貼。
所以我建議,永遠不要去碰處于下降通道的行業和產品。
第二部分 長衰變期行業
在選擇了上升趨勢的行業之后,還要做進一步的篩選。在風口上,豬都能上天。假如風過去了,為了避免豬被摔死,我們還希望這個風一直吹下去。
衰變期是一個物理名詞,指的是放射性元素的原子核有半數發生衰變時所需要的時間。有些元素的衰變期很長,而有的衰變期很短。所以說沒有任何物質是能永恒保持它的屬性,也沒有任何行業能永遠增長。但是,選擇投資項目可以選擇那些長衰變期的項目。馬云曾經問李嘉誠成功的秘訣,李嘉誠說:“原因就在于手頭上永遠要有一樣產品,那就是天塌下來,都可以賺錢的產品?!?/span>
那么如何選擇長衰變期的項目呢?其實很簡單,一切從人性出發。我發現,基于人性的行業生命力更加持久。因為科學家發現人性的進化非常緩慢。無論是整體經濟上行還是下行,總有一些行業長盛不衰。我觀察了一下,這些長盛不衰的行業基本上都是以人性為基礎的。也許會有科技進步,也許會有技術革命,但這些行業永遠換湯不換藥,永遠變著法子直指人心。
毛主席在《心之力》中說過:“欲動天下者,當動天下之心?!濒斞敢苍趽P棄嚴復進化觀的基礎上,通過自己的價值實踐、價值矛盾、價值選擇與馬克思主義有機結合,提出"一要生存,二要溫飽,三要發展"的人性進化觀。
在從事期貨交易的時候,我能夠如此有信心,就是因為行情走勢的本質其實就是由于人群的貪婪恐懼的情緒轉化為實際的交易行為,根據人群的貪婪和恐懼的行為模式進行數學建模,生成一個正收益可操作性的交易系統,隨后又交給計算機自動交易。這樣一來,由無情的機器對弈心理波動巨大的人類,優劣勝負可想而知。而長衰變期行業其實是絕大多數人忽視的,并不會去思考一個角度。正如電視連續劇《人民的名義》里的蔡成功投資煤礦失敗那樣,倘若他能對衰變期有深刻的理解,能夠對行業內部追漲殺跌貪婪的人性有深刻理解,老老實實經營大風廠,也不會出這么大的風險。
第三部分 人才選擇
人才(這里先不考慮品德)分為四種:高學歷高經驗,高學歷低經驗,低學歷高經驗,低學歷低經驗。
我認為這四種人中,僅有高學歷高經驗和低學歷高經驗的人才能任用。因為各行各業都有自己的獨特的屬性,而能夠掌握這些獨特屬性的必須是在行業里摸爬滾打許多年,積累了豐富經驗,干出了一些成績的人。大浪淘沙,很多的東西,書本里是無法學習到的。
高學歷高經驗的人自不必說,而那些低學歷高經驗的人才也不可小覷。我認為,一個企業發展,街頭智慧和學院派知識的集合才是生命力長久的。當科技創新改變產業政策,產業政策反過來又改變整個行業的時候,學院派很容易犯教條主義的毛病,這個時候急需街頭智慧的補充,而行業穩定期,由于學術研究的深入開展,又需要學院派深厚的知識和技術的支持。
每一個行業都有這樣那樣一些不為人知的細節,而這些細節又都是經營成敗的關鍵,只有掌握這些細節的才能勝任。很有可能掌握這些細節的是那些擁有街頭智慧的人。而一些關鍵的策略如果他們不說,別人永遠不能知道,他們即使不小心說了,別人也未必能夠理解。因為他們的觀點是通過實踐出來的,是通過在長期的負反饋和正反饋過程中深刻理解并認識出來的。這也是我公司糧油集團下屬小包裝品牌產品終端營銷失敗的原因。
第四部分 分散投資
這是一個隨機的世界,誰都不可能知道明天會發生什么,一切都是概率問題。
今天行業的繁榮不等于明天的繁榮,今天的人才的優秀并不等于以后就不會被別人超越。所以要在行業投資的廣泛性上做文章,在精選優選行業的前提下,在各個行業進行投資,在新興行業投資,有條件的甚至可以在同一行業內利用同一管理人管理不同細分行業,前提是每個子基金和管理人都是精心挑選的。我認為,我公司糧油集團10多億的損失,即是投資不夠分散,調查不夠細致,孤注一擲,抱有幻想造成的。假如投資足夠分散,可選擇的項目多,且管理團隊并投資的項目是自己能夠掌控的,也許不會出這么大的風險。
對于國家政策支持這個變量,可以依靠但不能依賴。第一是因為今天國家有政策,明天就有可能取消這個政策。依賴國家政策的企業就好像溫室的花朵,離開溫室不能成活,家養的野獸,放生野外而不能生存。其二,不依賴政策而成功經營企業是一件非常值得嘗試的事情,既考驗和鍛煉了頭腦,也提高了商業敏銳性。
總結來說,從大的方向講,一個企業經營好壞,取決于四個變量:一是行業大趨勢;二是長衰變期行業;三是管理的人才;四是投資的分散性。這四個方面,缺一不可,既是控制風險的方式又是企業發展方向。
乘勢而行,事半功倍;在乘勢的時候,去思考這個行業是否是處于長衰變期的行業;其次是人才的引進,各行各業屬性不同,這個世界上沒有全才,必須選擇經過時間洗禮和考驗的經驗豐富的人才;利用投資的分散來避免誤判看走眼,極大程度對沖投資風險。
另外,在目前我國的發展趨勢下??萍甲兏锖徒洜I模式變革將深刻影響政治經濟的變革。比如,馬云的商業帝國其實是由互聯網技術的成熟而產生的?,F在喧囂塵上的大數據、人工智能會對將來的企業產生什么樣的影響?醫療技術的革命會產生什么樣的影響?在線教育會對傳統教育產生什么樣的顛覆?這都是每一個經營者不得不面對的問題。
眾所周知,任何的博弈項目,僅僅需要領先對手一點就能夠勝出。大數據分析、人工智能的崛起對于一些企業如虎添翼,更可怕的是,這些分析的方式和結果在各個企業里屬于黑箱研究,是他們的行業壁壘,不可能也不會公開他們的研究成果。
投資是一門很深的學問,也是商業食物鏈的頂端。如果能在這個領域積累豐富的經驗和技巧,無論將來社會和政策如何變化,無論各行各業如何起起伏伏,都能在商場上立于不敗。(作者金升哲單位:湖北糧油(集團)有限責任公司)
(該文原載《企業與企業家》雜志2017年3月號)
(責任編輯:宋克杰)